手機:13653189638
電話:18812183096
傳真:0318-8613410
郵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衡水市冀州區
網址:m.koreamuffin.com
教學儀器設備均衡發展之我見
當前,教育創新是教育改革的主旋律,新課程改革則是教育創新的載體和核心內容,而教學儀器設備的均衡、優質發展是新課程改革重要的物質條件。
1 信息技術設備與常規教學設備的均衡發展
現在的教育裝備工作,近年來取得了可喜的成績。累計對教學裝備投入資金達上千萬元,使學校的常規教學裝備和信息技術裝備在原有的基礎上有了質的飛躍。
隨著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使得信息技術裝備在教學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教師們在教學上可以方便地利用網絡資源,將知識的主要元素和基本原理形象地展現給學生,為課堂創造了一個個盡可能的真情實景。信息技術迅速走進課堂,大大提高了教學質量。
2 不同學科教學設備之間的均衡發展
不同學科教學設備之間的均衡發展應當以有利于提高學校教育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目的,滿足學校教學的基本需求和教師教學、學生學習及課余活動的實際需要,考慮到教育教學設備的功能、特點及更新周期。本著經濟、實用、便利、規范的要求,合理配備常規通用教學設備、學科專用教學設備、現代教育技術設備和學校辦公設備。
學校必須按照教育行政部門頒布的教學大綱、課程設置方案和課程標準的要求配置各學科專用教學設備,適當考慮學科間的綜合性與交叉性合理配置。
2.1 文科學習領域專用教學設備
配置中小學文科學習領域教學設備,應能適應文科教學的人文性、歷史性、多樣性、感悟性等特點,便于學生直觀感受以及師生互動。應配置能夠滿足小學進行品德與生活、語文、外語、寫字等課程教學實際需要,同時能適應正常教學安排模型、卡片、用表、視聽資料、教學軟件等設備。
2.2理科學習領域專用教學設備
配置中小學理科學習領域教學設備,應能適應理科教學的科學性、準確性、客觀性、操作性等特點,便于學生參與知識產生過程,掌握科學方法,培養科學精神,以及便于師生互動。應配置能夠滿足小學進行數學、科學等課程教學實際需要的,能夠滿足中學進行物理、化學、生物、數學等課程教學實際需要的,同時能適應正常教學安排的通用儀器、測量儀器、專用儀器、模型、標本、演示器、玻片、安全實驗用品等設備。
2.3藝術學科學習領域專用教學設備
配置藝術學科學習領域專用教學設備,應能適應藝術教學特點,便于學生操作、體驗與感悟,滿足教師多種形式教學和學生多種藝術學習活動的需要。
配置中小學音樂教學設備,在滿足師生音樂活動的需求基礎上,有條件的學校還應兼顧師生開展舞蹈、戲劇表演等其它藝術活動的需求。音樂教室教學設備主要包括:鋼琴、無固定音高的打擊樂器等樂器類設備,視聽設備、計算機、音樂軟件、五線譜電教板、電子節拍器等電教設備,音樂課教學掛圖等傳統教學設備。學校開設專門舞蹈教室,其教學設備應主要包括:鋼琴或電鋼琴、把桿、照身鏡、木質地板、磁性黑板、音像設備等。
配置中小學美術教學的設備,主要包括:進行國畫、版畫、雕刻等教學所用的多種教學設備及材料;燈光器材、畫架畫板、寫生臺及各種寫生用具;視聽設備、投影設備及多媒體計算機系統;配設儲備教具、學生美術作品的展板、展示立體作品的櫥架等。
2.4體育與健康學習領域專用教學設備
配置體育與健康學習領域專用教學設備,應以規范、安全、耐用為原則,其主要設備包括:能滿足開展體操、田徑、球類、武術等課程教學所需要的運動器械和設施以及測量和計時工具、體育掛圖和軟件、輔助設備等。
衛生保健設備的配備,應能夠滿足醫務室完成學生發育和健康檢查、治療、衛生保健教育和管理等任務所需要的設備、器材及輔助材料。
2.5綜合實踐活動學習領域教學設備
配置綜合實踐活動學習領域教學設備,應能滿足中小學校開展勞動技術教育、研究性學習活動、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活動的需要,便于教師靈活組織教學和學生有效學習。勞動技術專用教學設備,主要包括開展陶藝和木工、種植和養殖、手工、電子制作、金工、家具維修、服裝設計與縫紉、烹飪等教學活動所需要的相應設備。還應配備學校開展“生命與人”、“人際關系”、“城市與鄉村發展”、“生活模擬”、“模擬避險自救”、“文獻研究”等主題教學活動所需要的教具、道具、模型、圖表、文獻檢索軟件、圖書卡片等。
3 課內、課外教學裝備均衡發展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當我們的學生在離開校園的時候,帶走的不應該只有知識,更重要的是對理想和現實的追求。我們也可以這樣說:當學生離開各種功能室特別是科學實驗室的時候,帶走的不應該只是有限的課本知識,更重要的是學會學習和學會進行科學探究的本領。
在課內,教師要為學生營造民主、寬松、和諧的氛圍,更要緊密關注學生的思想過程,要引導學生在探究中展示自己的思維,這樣學生才能進入狀態,學生才能進行正常的質疑,才能敢于發表自己的獨特的見解,他們的思維才能在質疑中得到提高。
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功能室應向有志于研究實驗的學生開放。提供相關的儀器與設備,放手讓學生開展一些自己所感興趣的科學研究活動,也可以建立家庭小實驗角。即鼓勵一些有條件的學生在家中添置少量的儀器或準備一些實驗的代用器材,開展一些個人感興趣的實驗。這樣才能逐步靠近真理,對探究的結果有清晰的認識,獲得正確的科學知識和方法。
學校的實驗室及功能教室是教學創新的重要資源。學校還應為學生學習創造有利條件,要結合課堂教學,適時組織靈活多樣,內容豐富多彩的學科單項的學生活動。
因此,課下、課外,周末、節假日,功能室都應及時對學生開放。
4 “建、配、管、用”的均衡發展
學校都建有理科實驗室,學生微機室、圖書室、音樂教室、美術教室,及勞動實驗基地。我們在工作中發現,一些學校并未真正將這些功能教室實行完全開放,因此,健全管理體制,提高教學工作效率。要做到“建、配、管、用”的均衡發展,切實履行發揮其服務職能,應該按照以下策略進行。
建:實驗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因此我們設想,在建好理科實驗室的基礎上。可以建設計算機輔助實驗室、各種形式的探究實驗室,各種工藝實驗室、機器人實驗室、環保監測實驗室、初中科學實驗室等等。使我們的實驗室成為學校教育工作的亮點,成為培養人才的初始基地,成為學生喜愛的樂園。
管:建立適應新課程實驗教學的指導體系,強化對實驗過程的監督和管理。按照新課程的要求,上好實驗課,做好分組實驗,保證實驗教學質量,開展多種多樣的均衡教學科研與實驗教學活動。建立、健全實驗操作考核制度。加大對實驗室的開放力度,充分發揮實驗室的相應功能,提高實驗室的作用效率。
配:隨著全球經濟的發展,知識更新不斷加快,計算機、網絡信息迅速走進人們的生活,各種電子文獻,視聽文獻、機讀文獻大量涌入圖書館,館藏信息逐步電子化。根據學校圖書館存在問題與現象,加強對圖書館的管理,要求學校在學好圖書館專業基礎知識的同時,具備運用計算機的能力,對圖書館進行專業化的信息管理,在這里我們建議學校使用武漢凱洛新技術發展有限公司的大連網信“圖書館文獻管理集成系統”。該軟件實行科學的管理模型、專業化的圖書館軟件、遵循圖書館行業標準、智能化編目、大容量數據字典。這樣做,將使我們中小學圖書館(室)的建設快步走上科學化、規范化、信息化軌道,為中小學校提高綜合辦學水平奠定更堅實的基礎。
用:在開放的實踐中,武鋼鋼都中學圖書館有著自己獨具的特色:圖書館實行電子借閱,對全校學生實行開放,每周每班高一、高二都有閱讀課。在大量豐富課外知識的同時,學生們學會了掌握大量查閱資料方法。
功能室的開放,可采用“請進來,借出去”的方式開展學生實踐活動。“請進來”,即利用中午、課余活動時間,按年級、班級、有序地安排學生進行各功能室的開展實驗和操作,“借出去”(建議出借制度),即將安全的教學儀器借出去給學生,讓學生放學回家或雙休日在家中進行實驗或操作。也可采用儀器出借開放:除定時間集中開放外,對學生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可以通過實施實驗儀器出借的辦法,使學生自己動手解決問題。這樣的活動一般以班為例,可以在教室內甚至在家中進行。
基礎教育均衡發展是一個系統工程,既要充分認識它的長期性與復雜性,也要采取切實有力的措施使它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教育事業的改革與發展對技術裝備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這就需要我們解放思想,開拓創新,與時俱進,扎實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促進教學設備協調均衡優質發展。